1
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
先来找找客观原因:
(1) 学习时间短,成效不明显。大家基本都只学了一两个月,只完成了整个考研中约十分之一的任务,那你能有什么明显收获嘛,就像种子发芽前的酝酿阶段,看不到大的成效但却必不可少。
(2)大脑学习能力下降。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考研时抱怨自己学的慢,记不住,不得不说,我们的记忆力跟初高中真的没法比,不服老不行。遗忘是很正常的现象,我们能做的只有对知识点反复学习,反复看笔记。
(3)做题少,不熟练。我们看视频课时,感觉老师举的例题自己都会了,迫不及待找习题册来施展自己的才华,结果发现看一道不会、看一道不会,就开始烦躁、沮丧。
实际上老师上课为了讲解方便,举的例题都是比较基础的,又告诉了你用什么知识点,课下自己做时根本不知道这种类型用什么知识点,一头雾水。
再来找找主观原因:
(1) 没能做好学习计划。不做全年计划很容易导致不知道自己当前学习的阶段以及定位,从而产生迷茫、焦躁、受挫的感觉。
(2) 未能完全投入考研。做题一不会就想着吃顿火锅安慰一下受伤的心灵,天气一晴就想着不负好时光出去踏踏青,这样只会让你一直都进入不了状态。
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就必然要舍去另一些东西,想想自己真正想要什么,孰轻孰重,放弃前途还是放弃暂时的欢娱。
(3) 觉得时间还早,执行力不强。估计很多同学都浏览过诸如复习三个月考上985这种帖子吧。
首先,醒醒吧,那不是你,每个人基础不同,决不能把自己的前途架在侥幸之上。
其次,他们说的是真的吗?我现在回忆起来觉得我是从去年七月中旬才开始正式进入复习,单词书没背过,专业课连课本都是图书馆的,从不熬夜。
可实际上我在六月前就用零碎时间过完了高数基础阶段,后来更是吃饭、排队都在看政治视频,生病拿药都觉得浪费时间。只有当你成功的时候你才会美化那段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