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,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涉及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和众多细节。拼耐力拼体力,能够坚持到底很重要。
大家平时会看到一些经验贴,比如四个月考上211、二本逆袭985等,觉得别人都好厉害,苦恼自己要怎么努力才能一样优秀。当然,也会有人觉得写得太夸张了,不真实~其实,牛人肯定是很多的,他们的成功离不开:方法、反思、静心、坚持。
如果你决定考研了,就要了解各门考试的构成、考核目的、特征,做到能对各门考试有全面认识进而把握复习方向,注重寻找符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本文,就来跟大家讲讲考研该如何开始复习,坚持看完本文,你必定收获颇丰~

第一步,当然是坚定考研的信念,给自己一个必须坚持到底的理由,我想你大概也很不希望自己复习到后面却弃考了吧……或者意志不坚定,在复习的过程中左顾右盼,那样的话很难受的。
1.目标选择 1.1专业、院校选择 考研是个换专业的大好机会,但是前提是结合自己的个人兴趣、就业前景、职业发展等方面来综合考虑,必要时可以对比一下本专业和想去的专业,考虑全面,才不会一失足成千古恨。“跨考”包含三个方面:跨校、跨专业、跨地区,跨度大,难度也增加,选择需慎重。
1.2学硕、专硕选择 对于学硕和专硕不太了解的童鞋请戳此文:大家主要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,这里就不多说啦。
2. 如何开始复习 2.1了解全年考研大事记时间表 项目 | 时间 | 备注 | 招简公布、大纲发布 | 7、8月份 | 关注招简变动及大纲变化 | 网上预报名 | 9月份 | 针对在校应届生 | 网上报名 | 10月份 | http://yz.chsi.com.cn | 网报信息确认 | 网报48小时后 | 查看报名结果 | 现场确认 | 11月左右(具体时间各地确定) | 拍照及缴费 | 在线填写申请表 | 12月左右 | 登陆相关学校网站 | 下载打印准考证 | 12月中下旬 | 登陆研招网 | 初试 | 12月底 | 统一考试 | 提交书面申请材料 | 次年2-3月 | 参照相关学校规定 | 初试成绩查询 | 次年3月中旬 | 确定复试资格 | 复试 | 次年3-5月 | 院校公布时间 | 复试结果查询 | 次年4-5月 | —— | 调档及政审 | 次年5月 | —— | 发放录取通知书 | 次年6月中旬 | —— | 新生入学报到 | 次年9月上旬 | —— |
2.2参考书目及复习规划指导 2.2.1各科复习参考书目
专业课参考书查找方法: 由于专业课的考试科目众多,专业课参考书目就不在此为大家推荐举例了,关于查找的方法大家可以看这篇文章哦:
2.2.2全年复习规划指导
1. 需了解考研基本情况:包括考试科目、考试题型、考研变化、考研政策等等。同学们可以通过各个途径了解这些信息,比如:
(1)各个考研辅导机构举办的免费考研讲座; (2)在网上搜集关于考研的信息; (3)向考研的前辈咨询考研的重点和难点。 通过多途径对于考研的情况有个宏观的了解。
2.可以适当参加辅导机构开设的辅导班,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:
3月份同学们开学之后,首先要做的就是处理好学校的课程和考研备考的关系,制定学习计划。
这段时间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把各个科目的基础夯实,比如英语的单词、语法,数学的基本概念、公式等等。
另外在这个阶段,同学们要全面了解院校和专业的信息,结合自己的需求,初步确定考研目标。院校、专业的选择是考研的关键一步。同学们可以多听下有经验的学长的建议,也可以咨询辅导机构的专业咨询老师,多途径了解院校、专业信息。
暑期,称之为考研复习的黄金期间,也是跟其他考生拉开差距的关键时期。暑假如何高效利用,系统地复习呢?快点击下面的文章仔细研读吧!
这个阶段,同学们需要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、梳理。需要对各个科目的重难点有很好的把握,尤其是对错题要有自己的总结。
同时,9月份大纲相继发布,以及教育部的招生简章、各个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、专业目录和招生计划也会陆续公布,同学们要及时关注这些信息,尤其是最新的研招政策,查询所报考专业是否取消招生或者变更考试科目,这些信息对于报名都会有很大的帮助,报名时,注意预报名时间,并且信息一定要填写正确。
这个阶段,同学们需要反复研究历年真题,也要开始进行模考,把握做题的时间,对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,另外同学们千万别忘了现场确认哦。 这个阶段需要同学们调整好心态,沉着冷静备考,不要轻言放弃!
根据往年的考试时间,2019考研的时间很可能安排在2018年12月底。
|